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会员登陆
工作要闻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要闻 >> 中心要闻 >> 正文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孙麾一行来所学术调研指导

    发布日期:2012-09-14 作者: 浏览次数:

    近日,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主任孙麾研究员、副主任李放研究员以及李潇潇助理研究员到政党研究所就政党政治问题进行学术调研和学术指导。调研会由王韶兴教授主持,崔桂田教授、臧秀玲教授、兰华教授、张淑兰教授、刘京希教授、吕连仁副教授以及部分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调研会上,王韶兴教授介绍了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建立以来围绕“培育学科、凝练特色、育人资政、社会服务”的办所宗旨所开展的各项工作;就现已形成的“政党理论”、“当代国外社会主义国家政党政治”、“政党政治比较”以及“中国政党政治”四个研究方向所形成的研究成果及研究特色做了概括总结;就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发展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及政党政治问题研究如何增强理论解释力和现实针对性谈了自己的看法。崔桂田教授、刘京希教授、兰华教授等分别就各自关心的问题谈了认识。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马克思主义部主任孙麾研究员、副主任李放研究员对国内政党政治的研究动态作了介绍,对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有关政党政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点评,对如何深化政党政治理论研究谈了自己的看法。来宾指出,由于具体民族国家的国情不同,政党政治的具体内容和实践形态具有民族性。民族性是我们认识政党政治的起点,但不是终点。政党政治研究终极价值在于从特殊性中把握普遍性,从民族性中认识世界性,目的在于从规律层面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政党政治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来宾认为,要将具体类型的政党政治置于宏大的历史场景中加以考察,要从历史背景的角度讲清楚此类政党政治为什么产生,为什么发展;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讲清楚政党政治的具体内容和实践形态为什么要不断发展和完善。来宾强调,不能照搬基于西方政党政治实践而形成的理论框架来解释社会主义政党政治问题,应当根据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的基本实践找寻理论原点,把握理论特质,形成理论框架。同时,应当把时代背景纳入社会主义政党政治学术理论的研究之中,即在思想史和现实的双重维度中展开对社会主义政党政治理论的概括总结和深层拓展。

    (郑宕研供稿)

    上一条:陈建坡博士入政党所做博士后研究工作

    下一条:王韶兴教授《人民日报》谈学习型政党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