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林,俞可平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美国)》, 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版。
本书将目光聚焦在当今世界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身上,将美国涉及政党政治的主要法律和制度成果翻译整理成书,以兹研究、借鉴。全书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导言、宪法和全国性涉党法律、美国国内主要政党内部规章制度、参考文献和后记。
2.孙培军,俞可平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新加坡)》,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版。
本书主要包括新加坡宪法和全国性涉党法律:总统选举法、议会选举法、政治捐赠法、新加坡社团法,以及两部政党内部规章制度:人民行动党章程和工人党章程。在导言部分介绍了新加坡政党制度的特点:威权主义、一党独大,并指出了新加坡制度建设的挑战和未来。
3.宋微,俞可平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肯尼亚)》,中央编译出版,2015年1月版。
本书讲述作为东非大国的肯尼亚,深受西方影响。独立后,其政治制度也直接移植了西方民主模式,并一度成为美国在非洲打造民主样板的重要国家。然而,这个国家在民主进程中却动乱不断。认识和研究肯尼亚的政党制度建设有助于中国好的参与对非治理。
4.刘光毅,俞可平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意大利)》,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版。
本书译介了意大利宪法以及全国性涉党法律,并重点选取了意大利民主党、自由人民党、绿党、北方联盟等四个在意大利政坛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政党,详细介绍它们内部的各项制度规定,通过宏观与微观、整体与个体、历史与现在相结合的方式,努力展现意大利主流政党的制度环境。
5.项佐涛,姫文刚,俞可平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中东欧)》,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1月版。
本书编译了中东欧大部分国家的各种类型政党,力图比较全面地展示当今中东欧地区政党政治的面貌,为研究中东欧地区政党政治、政治社会转型的学者和国家开展政党外交提供基本的文献支撑。
6.余科杰著:《外交学院学术丛书:政党学概论》,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年1月版。
本书从融通政治学和党的建设学说的角度,对政党问题进行系统全面研究,力图构建马克思主义政党学。在学科框架结构、学科属性方面的见解具有新意。
7.蔡志强著,王长江编:《社会动员论:基于治理现代化的视角》,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3月版。
本书从理论上阐述社会动员的运行机制及其转型要求,通过描述变迁的动员模式,解读中国共产党现代化实践和中国社会成长的内在逻辑;阐述社会动员和党领导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党的社会功能发挥与社会成长的实践形态,展示党的理念转型、制度完善、组织结构调整和功能重构的内在理路。
8.别琳著:《进步党与民初政治(1912-1914)》四川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版。
本书以民国初年成立的进步党为研究个案,抓住其“保守政党”的政治特质,将其置于民国初年政制转型的特定历史环境之中,通过对该派政党的成立,政纲、政策的制定,与袁世凯关系的离合,以及与国民党在民初政局中复杂政治互动的分析,展示出当时依托于议会舞台的各派政党力量的对抗、消长。
9.王长江著:《政党政治与中国问题书系:2015执政党建设研究年度报告》,江苏人民出版社,2015年4月版。
本书是国内第一本关于执政党建设研究的“年度报告”,由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专家团队主持编写。全书对年度党建研究的前沿动态、最新观点等做了系统梳理和检视,并对下一步党建研究的难题和可能的趋势作出判断和展望。重点在“研究”,着眼点在“学术性”。
10.周敬青主编,赵大鹏,魏淑琰,于秀秀著:《国家治理视角下的中外政党比较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年5月版。
“国外执政党治党理论比较研究”课题组在会议筹备过程中公开正文,然后再国际学术研讨会的基础上,从论文中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原创性、前瞻性的学术论文,汇编成本书。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外执政党治党理政比较研究》中的公开正文。
11.刘晓辉,吴祖刚著:《当代中国政党关系和政党制度研究》,人民出版社,2015年6月版。
书稿系统梳理了我国政党制度的发展过程,并提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历史的必然选择,并尝试对新时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新问题提出解决路径,以构建和谐政党关系、巩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为理论归宿。
12.史志钦,张玉宝编:《政党政治与党的建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6月版。
本书主要探讨了比较政治化和国际问题研究领域中在政党政治与政党建设议题上的重要问题,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若干相关问题,如党内民主建设、密切党群关系、新媒体与党的建设,等等。这些都是当前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13.朱昔群著:《政党科学与政党政治科学化》,中央编译出版社,2015年6月版。
本书主要讨论了政党科学和执政科学的基本原理,并在政党科学的指导下分析了中国共产党的政党体系、执政体系,探讨了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自身建设和党的发展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的科学化水平以及党的发展和转型一些新思路、新对策。
14.吕薇洲著:《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系列论坛文集 变动世界中的国外激进左翼》,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集团有限公司,2015年7月版。
本书是2014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与中共中央编译局政党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文集根据会议讨论的主要议题分为三大板块:“国外激进左翼:概念分类与总体状况”、“国外激进左翼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理解”、“各国激进左翼政党的发展现状”,共收录35篇文章。
15.吴辉著:《西方政党学说史》,时事出版社,2015年8月。
本书较为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西方政党学说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意义,介绍了包括博林布鲁克、休谟、伯克、奥斯特罗果尔斯基、米歇尔斯、谢茨施耐德、迪韦尔热、唐斯、李普塞特和罗坎、萨托利、卡茨和梅尔、布隆戴尔等人在内的西方学者的政治思想,并进行了简要评价。
16.钟德涛著:《中国政党制度发展史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8月版。
本书以探讨近代中国政党的产生为起点,着重研究了20世纪中国先后产生的三种政党制度——民国初年的竞争型的“多党制”、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垄断型的“一党制”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合作型的“多党合作制”的演变及其规律。
17.李燕奇著:《当代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新发展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版。
作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作为一种政党制度,可以概括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无论从任何维度上分析,把中国其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称之为中国特色政党制度,都是有着充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的。
18.李艳枝著:《中东政党政治的演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8月版。
本书通过分析中东诸国世俗政党和宗教政党的组织形式、思想纲领和政治实践,揭示中东诸国政治转型与政党政治变迁的逻辑关系,阐释中东诸国从一党制到多党制的演变轨迹,探究影响中东政党政治完善的诸多因素,进而说明政党政治的完善与民主化进程的同步态势。
19.焦佩著:《变迁中的韩国左翼政党研究:环境、理念、结构及功能》,山东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版。
本书分析了韩国左翼政党面临的国际环境和国内社会、制度、选民环境,韩国左翼政党的政治、社会和外交理念,政党内部结构和体系结构,韩国左翼政党的一般功能和特殊功能,并从这四个变量的因果关系入手,分析韩国左翼政党发展滞后的原因。
20.任军锋著:《超越左与右?:北欧五国政党政治比较研究》,上海三联书店,2015年9月版。
本书主要运用了最新的资料,对北欧五个高福利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党及其制度的缘起、发展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研究,尤其注重这五个国家政党制度之间的异同的比较研究,揭露了各国政党制度与其国家制度和制度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1.埃弗哈德·霍尔特曼(Everhard Holtmann)著,程迈 译:《德国政党国家:解释、发展与表现形式》,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版。
作者考察了德国政党国家的各种结构和文化解释模型、运作逻辑、历史烙印。他指出了这些批评意见是否公正,或者在多大程度上是公正的,深入探讨了各种错误的发展趋势和不正确的理解,并提出了消弥政党与公民社会之间裂痕的可能性。
22.Simona Bevern:Party Communication in Routine Times of Politics,Springer Fachmedien Wiesbaden,2015.
Simona Bevern addresses the questions what and why political parties communicate in the time between elections, focusing on the dynamic rise and fall of policy issues. In this study, interactions between parties’ communication, their party competitors, the legislative agenda and public opinion are studied in Germany for the years 2004–2009, making use of a novel data set and quantitative methods. The study was submitted as Dissertation at the University of Mannheim in 2013.
编辑:袁昕、刘坤、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