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 会员登陆
工作要闻

News

    当前位置: 首页 >> 工作要闻 >> 中心要闻 >> 正文

    2016年度政党政治研究相关书目(部分)

    发布日期:2017-01-31 作者:何淼 浏览次数:

    1.柴宝勇著:《政党政治的概念、框架与实践:建构有中国特色的政党政治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月。

    政党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和挑战。本书以构建政党政治学的基本框架为旨归,立足于世界上没有政党的国家有多少个这一事实问题,系统分析总结了中国当前政党政治研究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不足,进而从概念、关系、制度、功能、文化、发展六个维度阐发了政党政治的基本原理。在探讨基本原理的一般规律后,重点探讨了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从其存在的价值、面临的挑战及其回应等方面阐明了中国政党政治的特点和优势。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理论和案例的结合。

    2.俞可平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俄罗斯》,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06月。

    《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俄罗斯》包括俄罗斯联邦宪法以及全国性涉党法律包括俄罗斯联邦政党法、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代表选举法、俄罗斯联邦选举法、保证议会党平等使用国家公共电视和广播频道阐释本党活动法,主要政党内部规章制度包括统一俄罗斯党的章程和纲领性宣言、俄罗斯联邦共产党的章程和纲领、公正俄罗斯党的章程和纲领等。

    3.朱艳圣 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日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12月。

    本书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包括《日本国宪法》和全国性涉党法律《政党助成法》《政治资金规正法》《公职选举法》,第二部分包括自民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日本共产党、公明党这些日本主要政党内部的规章制度。本书为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之一,同时也是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项目。

    4.靳呈伟,俞可平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墨西哥、巴西》,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6月。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丛书的一卷。墨西哥与巴西都是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无可争议的大国。两国的政党法规建设也各有特点并具有其典型性。对墨西哥与巴西政党法规建设的情况进行梳理与研究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书不仅整理了两国关于政党的主要法律,也汇集了两国主要政党的党章,为墨西哥与巴西政党法规建设的研究提供必要资料。

    5.张文镝,吕增奎 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印度》,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7月。

    本书是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丛书中的一卷。书稿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印度的宪法、全国性涉党法律,如: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人民代表法;第二部分介绍了印度主要政党内部的规章制度,如:印度国民大会党章、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章程及章程所附规定、印度共产党纲领,等等。

    6.李军,朱昔群,俞可平 编,《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葡萄牙、西班牙》,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2月。

    本书包括葡萄牙宪法、政党管理法、社会党党章、社会民主党章程和西班牙宪法、政党法、工人社会党章程、人民党章程,并在导言中对于葡萄牙和西班牙的政党规章制度的由来、概况、内容和特色加以评析,是学习和研究葡萄牙和西班牙政党制度的重要文献。

    7.俞可平、陈家刚著:《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瑞典》,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12月。

    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瑞典的宪法、全国性涉党法律,如:瑞典宪法、议会法、选举法、政党财政资助法案;第二部分介绍了瑞典主要政党内部的规章制度,如: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纲领、瑞典社会民主工人党章程、瑞典温和联合党党章等。

    8.马克·凯塞尔曼,乔尔·克里格著,史志钦译:《转型中的欧洲政治》,人民出版社,2016年1月。

    《转型中的欧洲政治》是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各国政治体系及其运作和转型变化的经典政治学术书,该书1987年首次出版迄今已经再版六次,本书是第六次修订印刷,足以显示该书在该领域所得到的认可和取得的成就。全书运用国别研究的方法,分别从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经济治理、民主思想以及政治的集体身份认同四个领域,比较分析了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中东欧以及欧盟的政治体系,研究视角和国别选择恰到好处。

    9.靳呈伟:《多重困境中的艰难抉择:拉美共产党的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年10月。

    本书在简要梳理拉美共产党所面临的独特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全方位展示了拉美各国共产党的思想理论、政策主张、组织状况和社会实践,力图通过对拉美共产党与生态环境互动的案例分析,探讨政党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揭示支配政党生存、发展与功能发挥的规律,加深对不同生态环境下政党政治运作的认识。

    10.俞可平著:《世界主要政党规章制度文献:南非》,中央编译出版社,20166月。

    本书包括南非宪法、政党管理法、主要政党内部规章制度,在导言中对于南非政党规章制度的由来、概况、内容和特色加以评析,并提供了译名对照表和相关的参考资料,是学习和研究南非政党制度的重要文献。

    11.蔡永飞 著:《中国特色政党政治研究》; 团结出版社,20161月。

    作者近十年来的论文、新闻评论等通过重新编辑整合而形成此文集,大多数文章均已在国内公开发行期刊上发表,是作者多年来对中国特色政党政治的研究成果。从特色政党制度的来源、形成、执行及存在的相关问题等方面,均进行了严谨的论述。观点鲜明,论证严密,引用资料合理翔实,极具学术价值。

    12.李路曲:《政党政治与政治发展》, 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9月。

    本书共分三大部分对国内外学术界对政党政治和政治发展一些基本理论和重要问题的系统探讨,第一部分既有对国外政党分类方法的辩证分析,也有对政党变迁路径的深入阐释;第二部分对东亚政治发展进行了专题论述,以现代性为线索阐述新加坡的国家构建和政治发展历程,特别是以“从东亚看中国”的视角对中国政治发展作了新颖解读;第三部分着重探讨比较视野下中国政治发展的一些重要问题,比如对新加坡与中国政治发展模式的比较、从世界政治转型方式的变化来看待中国的政治发展路径等,作者的核心论点是东亚一些国家和地区与中国的政治发展进程,是一种渐进、温和而稳定的转型,意味着这是一种国家治理的创新或国家“一元”的民主治理。

    13.阿伦利普哈特 著:《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64月。

    《选举制度与政党制度(1945-1990年27个国家的实证研究)》是新制度主义政治学的一部力作。作者阿伦·利普哈特以西方27个国家为例,把时间限定在1945—1990年,把着重点放在选举与政党的关系上,进而总结出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的特点。在作者看来,选举制度有三个*基本的属性:选举公式、选区规模、当选门褴,作者认为它们可以描述各种不同的选举制,这三个属性和代议机构的规模一起,对比例代表性与政党制度造成特别重大的影响。

    14.郭道晖:《政党与宪制》,法律出版社;20162月。

    宪法的生命和在实施”“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如何依宪治国、依法治权?以宪政为中心,较全面地阐述政党,特别是中国共产党在法治中国(也是未来的宪政中国)中的地位与责任;建言如何在立党治国中从一个革命党转型为执政党,并建设为宪政党;回顾从近代中国到当代中国在追求宪政的道路上的历史途程,比较世界各宪政国家的政党制度。

    15.马辉,周余云,周荣国 著,《美国政党政治透视》,当代世界出版社,2016年3月。

    本书通过对美国政党政治及其问题的研究,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美国政党、政治制度和社会现象,从而在观察美国总统大选,乃至美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现象时,多一个政党政治的背景和视角。

    16.袁东振 著,《拉美国家政党执政的经验与教训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3月。

    本书力图对拉美国家政党执政的经验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重点研究其执政环境和条件及其变化与发展趋势。本书选取墨西哥、阿根廷、巴西、委内瑞拉、智利、秘鲁、古巴、玻利维亚等拉美国家的主要政党进行了案例式研究,着重研究这些政党的政治立场、理论倾向与执政理念,应对政治经济和社会难题的主要对策,以及党的思想和组织建设的基本做法,总结这些政党执政的经验与启示,为其他国家和地区政党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素材。

    17.林尚立 著,《日本政党政治》,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16年4月。

    本书介绍日本战后比较成功的发展,使得日本现代化的经验与教训成为国际性的研究课题。日本政党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在日本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产生,同时又对日本现代化产生重要影响。林尚立的《日本政党政治》从这个历史事实出发,把日本政党政治置于日本现代化历史大背景下来考察和研究,从历史和现实的两大层面探讨了自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历程中,日本政党政治的形成、发展及其与现代化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

    18.谢茨施耐德 著,《政党政府》,天津人民出版社,2016年9月。

    本书是20世纪美国责任政党政府理论研究的开山之作。在《政党政府》中,谢茨施耐德高度评价了政党的作用,认为政党是构成民主制度的核心,但是由于和公共责任相疏离,美国现行政治体制因此成了不负责任的政党政府。谢茨施耐德认为由于美国政党的分散性,各级政党对自身主张的关注远远超过对公共主张的关注,从而导致政党政府公共责任的疏离;从政党组织结构看,美国的政党高度下沉,与其相对的中央政党却是毫无纪律甚至是虚构存在的。作者对美国现行的政党政府体制充满了担忧,他强调,只有高度集中的政党体制才能建立真正的责任政党政府,才能够重整美国的民主,由压力集团主导的政府则是不可想象的。

    19.陈玲玲 著,《新加坡的政党政治:在野党的参政议政空间》,湖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11月。

    执政党和在野党的合作与矛盾,是新加坡政治生活中的重要议题。本书从空间分配、空间利用、空间扩展和空间重构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新加坡在野党的参政议政空间,展示了新加坡政党政治下在野党的生存状态,非常有助于了解新加坡的政党政治。

    20.徐万胜 著,《日本政权更迭析论》,时事出版社,2016年1月。

    本著主要研究民主党政权的执政实践与自民党再次上台后的执政实践,力求探析这两次“政权更迭”的演变轨迹及意义内涵。日本“政权更迭”促使其政治过程、统治结构及国家发展战略均发生变化,但日本政治的连续性也同样存在。

    21.吴俊刚 著,《新加坡政党的基层工作:议员如何联系选民》,湖南出版社,2016年11月。

    新加坡的选举制度决定,议员必须密切联系选民,做好基层工作,才能赢得选举。本稿分析新加坡政党的基层工作,主要以人民行动党的工作为例,介绍议员如何与选民进行联系,全面、立体地分析其方式及成果,展示了新加坡政党基层工作的实绩,以及议员与选民的关系,为我国的政治发展提供借鉴。

    22.(美)大卫·J.塞缪尔斯,(美)马修·S.舒格特著:《总统、政党与首相:分权如何影响政党的组织和行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1月。

    这是一部迟来的开创性作品,倾注了两位杰出政治学者的心力。对于总统制和议会制下政党的差异,政治学者们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大卫·塞缪尔斯和马修·舒格特填补了文献方面的重要空缺,表明了相对于议会制民主,总统制下的政党会有全然不同的行为和组织方式。他们对量化数据和案例研究的综合运用,取得了富有成效而引人注目的成果。

    23.张有军著:《西欧社会民主党执政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5月。

    本书阐述了政党执政的一般理论,分析了政党执政的体制机制,回顾了西欧社会民主党发展的历史进程,剖析了社会民主党的执政理念,考察了社会民主党的执政历程,并对英国工党、法国社会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瑞典社会民主党的执政实践进行了重点剖析,从执政理念、执政方式、执政主体等方面深刻总结了社会民主党的执政经验。

    24.于洪君著:《剧变中的国际关系与政党情势》,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年1月。

    本书以历史回眸、国政纵论、政党研究、思潮点评和外交探析为单元,系统地回顾了苏联解体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思潮及国际格局的变化,分析了目前包括西亚北非地区局势持续动荡的原因以及世界社会主义思潮发展的历史和动向,最后落脚到中国的外交,认为中国在多极化进程中异军突起备受关注,但是国家现代化面临许多外部风险和挑战,开创外交新局面是和平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大有可为。

    25.陈露,张小劲著:《欧洲社会党组织转型研究:以英国工党法国社会党德国社会民主党为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

    本书在研究方法、路径上,在国内率先采用政党组织的研究方法和路径,除了对历史和已有的成果进行考察,更注重对近年来鲜活的、实时的英国工党、法国社会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的组织运作情况进行追踪性考察,广泛搜集了最新资料,尤其是相关组织的资料,其中不乏独到的类型;在此基础上,刻画了三党组织转型和组织改革的大体进程和趋势特点,分析了三党进行党内改革的客观原因以及党的领导层面的主观认识。概括了三党组织改革的三大特征,揭示了三党在组织层面、社会层面和政治层面扩大民主参与之战略选择的趋同性。

    26.陈刚:《民主党政权的速兴骤亡研究:日本20092012》,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64月。

    本书从2009年日本民主党执政后的政策调整出发,从民主党执政后针对财源困境解决、政官关系调整、区域经济一体化参与、能源政策选择、派阀政治复生、岛屿争端复燃、冲绳基地搬迁七大问题的政策着手,研究民主党政权速兴骤亡的始末及其背后所展现的人心向背。

    (编者:亓慧坤、毕松、何淼、袁昕、刘坤、陈春根)

    上一条:王韶兴、张士海在《人民日报(理论版)头条》发表学术文章

    下一条:关于聘任臧秀玲教授为山东大学政党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