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17日,第三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在北京大学开幕。此次大会是世界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主义研究者的一次全球学术盛会,来自世界五大洲的60多位国际学者和200多位中国学者与会。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士海教授应邀参加大会,并就相关问题接受记者采访。

会上,张士海以《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的百年历史经验》为题进行发言。他认为,文化领导权建设既是中国共产党立党兴党强党之道,也是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支撑和关键所在。中国共产党在文化领导权建设百年历史进程中积累了十分宝贵的经验,主要包括:明确文化领导权建设战略地位是前提条件;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是核心要求;发挥党员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是关键环节;重视运用大众传播媒介是应有之义;加强文化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是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不动摇,这不仅仅是历史的结论,这不仅仅是现实的需要,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中的地位,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主旨,准确把握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新时代,加强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必须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必须继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必须运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全党、教育人民。
在接受采访时张士海院长就相关问题进行了回答。在围绕大会主题“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从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角度来理解“社会主义没有辜负中国”、“社会主义不会辜负中国”的问题上,张士海院长认为,建设现代化强国,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这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奋斗目标,是无数仁人志士为之付出努力的美好憧憬。回顾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从“致力于中国的工业化”到建设“四个现代化”,从走“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带领人民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中国真正实现了现代化的质的跃升,实现了由现代化的落伍者、赶超者到成功者、贡献者的历史性巨变。历史和实践反复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实现民族复兴、国家强盛和人民富裕的必由之路。这条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也一定能够走得稳、走得好。同时,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既克服了西方现代化道路的内在缺陷,也彻底摆脱了苏联现代化模式的历史局限,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越来越展现出其探索的开拓性和典型性,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全新范本,为科学社会主义注入了强大的实践活力,为解决全球性治理问题贡献了中国方案。立足“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期,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走下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对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以及“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这一问题,张士海院长认为,中国共产党的一百年是立党、兴党、强党的一百年,是党领导人民实现救国、富国、强国的一百年。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第一大政党,领导人民缔造了令世人瞩目的奇迹,一个很重要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开展刀刃向内的自我革命。勇于自我革命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是我们党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征程铺满了自我革命的足迹。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我们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奋斗史。从纠正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八七会议到思想建党、永放光芒的古田会议;从挽救红军、挽救党、扶大厦之将倾的遵义会议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延安整风;从挥出“共产党壮士断腕第一刀”的“三反”运动到实现“拨乱反正”、作出改革开放历史性决策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到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不断巩固、全面从严治党的纵深发展,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不断进行自我革命,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危害党的肌体健康的现象作斗争,形成了管党治党的系统合力和整体态势,实现了党的革命性锻造与全方位重塑,真正把党锻造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据悉,第三届世界马克思主义大会旨在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体系的系列讲话精神,提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国际传播力、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本届大会的主题为“马克思主义与现代化”, 设置了十四个分论坛和四场高端学术对话。各国学者就中国故事、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经验等展开了热烈讨论与充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