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山东大学世界政党研究中心主任王韶兴教授撰写题为《提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学理化认识水平》理论文章,刊发于《泰山学刊》2025年第2期。文章引起学界关注,传播广泛,具有较大学术影响力,人民网、光明网、党建网等多家主流网站先后转载。
人民网转载链接: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25/0523/c40531-40486459.html
光明网转载链接:http://www.gmw.cn/xueshu/2025-05/23/content_38043622.html
党建网转载链接:http://www.dangjian.cn/llqd/2025/05/20/detail_202505227817443.html
王韶兴认为,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学理化认识,旨在以高度的精神自觉、价值自觉和方法论自觉,经由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主体性与创造性的系统化认识,建构一个既反映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一般规律,更体现中国共产党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具体规律的知识整体,以此塑造新型政党文明知识生产及其系统化呈现的中国样态。
王韶兴指出,以党建理论自觉赢得党建实践主动,是不断开辟新时代党建伟大工程的新境界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创造性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体现出强烈的真理性、道义性、价值性,对世界政党文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提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学理化认识水平,是以深刻的学理揭示其真理性、以完备的体系论证其科学性的需要,也是不断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在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世界政党文明演进中发挥更大作用的需要。
王韶兴强调,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一个由众多理论要素构成的马克思主义强大政党建设的知识系统,包括若干理论基点和价值支点: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理论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时代化理论成果;文化根脉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牵引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价值统领是伟大建党精神;根本使命是为党护党、兴党强党;最高原则是坚持和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主题主线是“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实践基础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内在动力是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目的要求是始终具备强大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要素支撑是 2023 年 6 月召开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提出的“十三个坚持”;价值形态是政治立党、思想建党、组织强党、作风兴党、制度治党、正风肃纪;实践载体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方法论原则是坚持人民至上,坚持自信自立,坚持守正创新,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系统观念,坚持胸怀天下。
王韶兴认为,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放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建党学说、放在中国化时代化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思想谱系中予以比较分析,是提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学理化认识水平的内在要求。从思想逻辑的角度看,可以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层面深化对其“所以然”“所以必然”的认识;在内容结构角度,可以从“理论原理”与“策略原理”的有机统一中挖掘其理论自觉、实践主动与文明创造;从理论层次的角度看,可以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学理化认识。
王韶兴指出,总的来讲,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学理化认识,要在把握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知识总和”的基础上,经由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学术化转换、学理化阐释、范畴化表达以及体系化构建,通过成体系的理论——学科体系建设、成体系的范畴——学术体系建设、成体系的概念——话语体系建设的学术加工,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真理性、道义性、价值性的本质特征及其内在联系的理解和认知。
(作者:张泰 审稿:王韶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