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19日,刘京希承担的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关系变迁研究》举行开题报告会。山东大学政党研究中心王韶兴、臧秀玲、张淑兰、吕连仁以及课题主持人刘京希等参加开题报告会。
在开题报告会上,课题主持人刘京希就课题的研究对象、主要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视角与路径、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概念范畴的定义,以及研究提纲等进行说明。随后,各位与会专家分别就相关问题提出了自己的宝贵建议和意见;并就一些难点问题,提出了各自的独到见解。
开题报告会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讨论:
· 关于课题研究的核心和立足点
研究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与社会之关系的变迁,核心在于紧紧把握二者在“动态关系”上的演进,这就需要把握好二者的平衡,不能有所偏颇。因此,需要注意,课题既不要写成党的演进史,也不要搞成社会的演进史,而是一个“党社关系变迁史”。在对“关系变迁史”进行细致梳理的基础上,最终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进而对未来党社关系演进的愿景,作出展望。但同时,也要找准研究的立足点和落脚点,即应当立足于社会,来讨论党社关系的变迁。因为,从现代政治学来看,政党乃为基于大家所一致同意的某种特定主义,以共同奋斗来促进国家利益而结合的团体。马克思主义政党观也认为,政党是指一定阶级、阶层或集团的积极分子为维护本阶级、阶层或集团的利益,围绕着夺取政权、巩固政权、或影响政府而结合起来采取共同行动的政治组织。因此,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政党比之于社会,都只具有工具意义,推进社会进步才是其终极目的所在。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目标,也真切地说明了这一点。在党社关系上,既然我们认为政党是实现政治民主的一种组织形式,也就是说,政党是服务于社会的政治工具,那么,在研究的进路和视角上,就应当以社会为本位,立足于社会和其根本利益,由此观察和评判政党的作为及其优劣成败。
· 关于课题研究的理论视角
大家认为,既然是立足于社会来观照党社关系及其变迁,因此,社会及其成员对于政党的政治认同及其认同程度,就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理论与现实参照的概念和视角。政治认同乃人们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产生的一种感情和意识上的归属感。政治认同在社会政治生活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把人们组织在一起的重要凝聚力量。任何一个政治组织只有得到了成员广泛的认同,才能获得充沛的生命力并能长期存在下去。因此,就执政党而言,求得民众外在形式上的拥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社会成员的基于内在心理的真诚认同,这才是执政党政治合法性的真正来源,也是其政策和制度之合法性的唯一来源。同时,政治认同也是推动党社关系向着积极方向变迁的内在动力。执政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政治认同程度的差异,决定了党社关系变迁的内容和性质的不同。执政党只有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政治认同度,才能够推动党社关系朝着和谐与共生的方向演进。
当然,政治合法性也是探讨党社关系问题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与政治认同共同组成政治学意义上的一对关系范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政治认同主要是指社会大众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对于某种政治理论、制度及其领导者的归属感,因此,政治认同及其程度的评价权,都把握在社会大众一方。也就是说,社会大众是政治认同度的评判者。在这里,执政党就被置于被动的、任人评说的位置。反过来,执政党怎样才能赢得最大程度的政治认同?执政党并非无所作为,其有所作为的唯一办法,就是不断追求政治合法性,扩大政治合法性的社会基础,开掘合法性资源。此时,执政党就变被动为主动了,它通过对于执政理念、体制、方式、行为的不断调适,增强其执政的正当性,进而赢得社会大众的政治认同。
大家也认为,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执政党提升政治认同度的理想进路。因为实践已经证明,追求社会公平与正义,是执政党提升其政治认同度,改善党社关系的重要内容。但在未来也应注意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否则,片面追求社会公平,容易造成对于社会生产力的伤害,甚至出现民粹主义崇拜。
· 关于概念的界定
大家认为,为了便于课题研究的顺畅和深入推进,对课题所涉及的几个基本概念,如政党、社会、人民等,需要在广狭义、内外延等方面作出清晰的界定,同时也要注意不同学科对于类似概念的界定上的不同,以便课题组成员能够在统一的概念平台上展开研究。比如政党的类别,应当从政党类型学上予以区别和划分,以奠定研究的学理性基础。
· 关于课题研究的方法
首先,在总体方法论上,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还原历史场景,用史实说话,史论结合;宏观立论,微观求证。其次,在具体研究方法上,要多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政党政治研究作为现代政治学的一个研究方向,从概念范畴到理论模式,已经形成了一些带有普遍意义的学理规范,需要课题组在研究中予以遵守,因为这是学界同行对话的基础。但由于当代中国的政党政治具有自身特色,有其民族性和特殊性,这就需要在研究过程中做好普遍性和特殊性的比较和结合,在比较中汲取有益于我的养分。比如,在研究过程中可以对西方国家执政党与社会的关系予以适度观照,以为鉴镜。再次,也要适当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用数据说话。比如阶级、阶层的变迁,党的社会成分构成的阶段性差异,对党的支持度的地域性差异等,可以用统计学的方式来表述,更有说服力和可信度。
(郑宕岩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