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价值意蕴与实践指向
房世刚 梁懿文
[摘要]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的集中体现,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价值意蕴,根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本质内涵,主要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价值功能,集中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治国理政和文化自信的丰富实践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此,需要坚持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传承发展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经验,不断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多项措施协同推进,切实把党的初心和使命贯彻到党的发展中。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价值意蕴;实践指向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对党的性质、宗旨及目标的科学反映和深化认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贯彻落实《决定》的要求,需要明确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价值意蕴和现实境遇,系统建构推进党的初心使命这一战略工程的实践路径,为推动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为强大的国家治理效能提供学理支撑和现实借鉴。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价值意蕴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价值意蕴,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本质内涵与价值功能,集中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治国理政和文化自信的丰富实践中。
首先,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价值意蕴,根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本质内涵。科学把握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的本质内涵,必须以习近平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重要论述为根本指南,注重加强学理层面的探究。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党出发时经过深思熟虑确定的目标和誓言。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是党的历史担当和时代责任。就其逻辑关系而言,党的初心是党的使命本源,党的使命是党的初心延展,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凝聚与承载的内在关联性。党的初心和使命的本质内涵是一致的,即以共产主义为终极目标,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因此,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是加强政党建设的永恒课题。可以说,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我们党围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发展史。
其次,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价值意蕴,主要源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价值功能。从内向性视角来看,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价值功能主要包括:它是实现政党理想的重要载体,是凝聚政党共识的精神纽带,是塑造政党品格的根本要求,是优化政党生态的深厚基础,是协调政党行动的价值准则,是实现政党目标的持久力量,是提升政党能力的强大支撑,是维护政党形象的重要保障等。从外向性视角来看,党的初心和使命的价值功能,集中体现在对所处时代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及生态文明等所发挥的作用;对以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进而巩固党的领导基础、执政基础和发展基础等所发挥的作用;对展示中华民族精神、提供中国方案等所发挥的作用。可见,就价值功能而言,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科学揭示,是对政党政治发展规律的深化认识。
最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价值意蕴,集中体现在党的自身建设、治国理政和文化自信的丰富实践中。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来看,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是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要求,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治本之举,对于党的建设具有全面的引领作用。它能为加强党的各项建设提供有力抓手,从而为持续优化党群关系,进一步增强全党同志的组织纪律性,巩固发展制度治党的全新局面等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来看,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是确保党长期执政的关键举措。它能通过强化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能够通过增强党内外对党的政治认同以巩固党的执政根基,能够通过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优化党的执政形象,能够通过净化党内外政治生态以提升党的执政成效。从坚定文化自信来看,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是以政党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核心动力。中国共产党在我国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党的自信对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根本性作用。关于政党自信,先进党内政治文化自信无疑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作为先进党内政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初心和使命始终坚持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根本价值取向,始终保持健康向上的主基调和正能量,从而为党赢得了强大的道义力量。就此而言,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能够从根本上保证党的文化自信,进而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提供源源不竭的核心动力。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现实境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个“新时代”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史学概念,而是特指我国现实发展所处的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现实境遇,主要包括时代要求和时代挑战两方面。
首先,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必须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要求党的建设必须呈现出新气象新作为,需要党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充分发挥价值导向和凝聚引领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必须进一步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要求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各领域各环节,需要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充分发挥政治教化和激励约束作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舞台中央的大国地位,要求国家担负起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世界担当,需要中国共产党在践行初心使命中充分发挥形象塑造和舆论引导作用。总之,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亟须全党同志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持续夺取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伟大斗争的新胜利,始终确保党的旺盛生命力和强大战斗力,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个自信”。
其次,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带来了更大的新挑战。放眼全球,当今世界正处于急剧变革的大调整期,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仍在继续保持,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的趋势仍在深入发展。但我们必须正视,“世界面临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突出,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面临的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立足中国,当前国家在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民生保障和改善、社会文明提升、意识形态斗争、国家安全维护等关键领域,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挑战。“形势环境变化之快、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考验之大前所未有。”这无疑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审视党内,在整体肯定党的建设主流的同时,应该看到,新时代党内仍然存有“政治纪律松弛、思想僵化和平庸化、脱离人民群众”等严重问题,中国共产党依然长期面临着“四大考验”及“四种风险”的严峻挑战。习近平强调指出,“各种弱化党的先进性、损害党的纯洁性的因素无时不有,各种违背初心和使命、动摇党的根基的危险无处不在。”这些严峻的问题,既源自部分党员、干部主体认知的价值困境,又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消极因素、西方异质政治文化以及党内不良亚文化的冲击和影响,亟须中国共产党严加防范和及时整治。总之,复杂多变的世情、前所未有的国情和长期严峻的党情,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带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国际局势的深刻洞察中,在对国情党情的辩证把握中,积极回应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由中国共产党人的朴素观念,提升为管党治党的永恒课题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终身课题。
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实践指向
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不仅体现在党的思想理论和行动纲领上,还贯穿党治国理政的奋斗实践中。针对新时代对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使命的新要求和新挑战,整体推进党的初心使命这一战略任务,坚持多项措施协同推进。
首先,坚持并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要牢牢把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这一根本理论前提,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全党的思想意志和行动。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指南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中,要恪守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信念,永远做到对党和人民绝对忠诚。在具体实践中,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结合起来,同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丰富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并强化贯彻落实的自觉性。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要牢牢把握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这一根本价值前提,在治党治国中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遵循。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了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和执政遵循。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中,要牢牢坚持党的宗旨,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要牢牢把握以问题导向为特征这一根本方法前提,注重在解决时代问题中提升全党同志的政治立场和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是改变世界的理论,它以对现实世界的矛盾化、问题化理解为前提,以实现现实世界革命化即劳动人民的自我解放为目标。”中国共产党人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中,要坚持马克思主义鲜明的问题导向,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协同推进伟大工程和伟大事业,以顽强的斗争精神勇于担当作为,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历史的选择。
其次,承传并发展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党围绕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不断践行初心和使命的发展史。正如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党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奋斗历程中,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一是要坚持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解决党内问题相统一。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管党治国的最大优势,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绝不能因党内存有某些问题而弱化甚至否定党的领导。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要以壮士断腕、刮骨疗毒的勇气,坚决同一切弱化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问题做斗争,坚决同一切损害党的领导地位和执政基础的问题做斗争,坚决同一切违背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问题做斗争,积极拥护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二要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既要“坚守党的性质宗旨、理想信念、初心使命不动摇”,又要“以新的理念、思路、办法、手段解决好党内存在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不断开创党内政治文化繁荣发展的新局面。三要坚持严管和厚爱相统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要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严格管理,特别是要在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上下足功夫。与此同时,要最大限度防止部分党员、干部乱作为,最大限度汇聚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磅礴力量,为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四要坚持组织推动和个人主动相统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践行初心和使命,既要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有效作用,对全体党员、干部进行严格要求,又要依靠广大党员、干部的自觉自为,以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把守初心、担使命作为毕生的实践课题。正是由于承传并发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经验,中国共产党能够在当前统筹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大考中勇立潮头,沉着应对,一以贯之地践行初心和使命,如期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最后,建立并执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注重发挥制度的规范、约束和引领作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着眼于健全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提出了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这一制度是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深化发展,是对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制度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集中彰显。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对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升党的治理能力和国家治理能力以及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和长期执政基础等均有深远的意义。根据《决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是一个由理论学习、党性教育、激励担当、为民服务、廉洁自律等各项具体制度构成的党的自我提高和自我完善的价值认知体系和实践推进机制”。系统建构这一制度,需要坚持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和底线思维的有机统一,以“既坚持解决问题又坚持简便易行、既坚持目标导向又坚持立足实际、既坚持创新发展又坚持有机衔接”为指导原则。在具体建构中,需要着重在以下方面发力: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根本指南,充分发挥其重要作用;要把党章作为根本依据,充分发挥其指引作用;要把常态化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作为实践基础,充分发挥其载体作用。与此同时,必须“强化制度意识,自觉尊崇制度,严格执行制度,坚决维护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真正为中国共产党人始终践行党的初心和使命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文献出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年第4期